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25日
佛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战略部署,顺应“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抢占“互联网+”浪潮制高点,增创佛山发展新优势,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互联网在促进创新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200余年的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急剧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为国家和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互联网+”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创新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机制,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以承办中国(广东)“互联网+”国际博览会为核心抓手,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实现智能制造为重点,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培育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业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和商贸有序发展,实现佛山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及新模式和理念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普及应用,将佛山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的试验区,成为全球“互联网+”中心。在佛山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博览会;建设10个“互联网+”专题产业园区或孵化器,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举办100场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包括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在佛山掀起“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孵化培育1000家“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支持1万家佛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跨界融合;推动32个镇(街道)全面实施“互联网+”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发展一大批基于互联网的政务、医疗、教育等社会民生服务。
二、重点行动
(一)互联网+博览会。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博览会。博览会打造五大平台,推动现有产业、社会管理等领域全面应用“互联网+”,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展示平台。设置“互联网+”应用巨头企业展区,展示“互联网+”的最新技术;设置专业镇及本地企业展区,集中展示“互联网+”应用示范案例,让广大企业、市民了解认识“互联网+”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促进佛山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2.交易平台。集聚展示佛山市乃至广东省、全国的“互联网+”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等,开展现场交易、线上线下交易等多途径交易活动,搭建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的对接渠道,同时促使企业向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将“中国制造”更好地推向世界。
3.交流平台。举办跨界融合高峰论坛等活动,邀请高水平企业家、专家设坛开讲,为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提供交流合作渠道,全面展示跨界融合技术解决方案,提升制造业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带动平台。举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专场活动,以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国家高新区等现代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重点引进互联网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先进企业在佛山投资发展总部、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等产业,吸引、集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促进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打造产业基金、网络众筹平台等。
5.合作平台。设立陶瓷、家电、家具、机械装备、农产品、食品饮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展示专场。打造博览会微信公共号,搭建线上路演、展示及招商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互联网+”博览会。
(二)互联网+制造业。
制造业是我市经济的根本所在,是我市实施“互联网+”的突破口。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佛山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改造企业生产工艺和业务流程,促进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精准对接,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佛山智造,领衔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1.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出台实施的机遇,制订实施《佛山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进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我市科研机构、企业参与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制定,积极争取我市企业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级试点示范工程、创新载体落户我市,争取我市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
2.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顺德区要按照一基地三园区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高新区启动区、智富园、顺联国际机械城等载体。南海、三水区要以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推动南区与北区协同共进,形成汽车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平板显示器件、机械加工等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3.推动产品智能化。大力推动工业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在我市装备制造、家电、家具等传统优势行业中发展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消费类智能产品,带动制造业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4.推动装备智能化。重点发展智能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3D打印、伺服控制以及精密传动装置等智能制造装备,通过在装备中嵌入智能化的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及软件,推动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食品等重点行业装备的智能化。选择智能化、信息化比较完善的重点企业进行示范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模式,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在我市支柱产业中选择100家示范企业,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
5.推动生产智能化。加快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向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协同制造等方向延伸。重点完善推广云制造平台,支持广东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云平台建设,加快导入产业发展资源要素,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设计、协同供应链管理、网络制造的集成应用,构建企业间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和产业价值链体系。
6.推动管理智能化。组织开展企业家培训,推广产业链精益管理、排程管理等协同生产技术,引导鼓励企业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实现企业流程再造、信息集成、智能管控、组织优化,形成数据驱动型的企业,不断提升网络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
7.推动服务智能化。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及宣传推广等工作,推动传统生产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联合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发展。支持企业通过互联网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产品交付后线上线下(O2O)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支持创建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中心,引导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
(三)互联网+创新创业。
加快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优化网络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培育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
1.举办常态化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国内互联网巨头和传媒巨头在全国巡回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要实现常态化、经常化,面向全国筛选一批拥有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创业项目,通过给予扶持奖励的形式,鼓励创业项目落户佛山,打造一批“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对进驻我市的创新创业项目,由市财政予以一定支持。
2.建设“互联网+”重点载体。积极争取“互联网+”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落户我市,支撑我市“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推动“互联网+”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特别是推动智能制造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的建设,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争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为佛山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建立“互联网+”主题孵化器。引入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我市建设“互联网+”主题孵化器,为博览会、创新创业大赛的优质项目提供孵化服务,创新佛山招商引资模式。互联网主题园区除享受国家和省市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外,市财政根据其孵化企业(项目)数量和孵化成效给予一定的奖励。
4.打造专业镇“互联网+”服务支撑平台。发挥专业镇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主战场的优势,根据专业镇主导支柱产业的需要,搭建“互联网+”服务支撑平台,引导企业上网“触电”,推动区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跨界融合,实现双赢发展。同时,在博览会举办期间,各专业镇依托服务支撑平台作为博览会分会场,根据主导产业设立分会场主题,更有效地实现与互联网的共融发展。市、区财政对专业镇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予以一定支持。
5.加强“众创空间”等小微型载体建设。支持各园(镇)区整合集聚创业者、创业导师、创投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通过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屋、创课俱乐部等形式,提供创业导师辅导、早期投资、登记注册、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围绕种子期科技型企业创新链资源整合的服务,同时强化科技金融扶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为小微创新企业和创业个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兴起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
(四)互联网+惠民服务。
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教育、卫生等深度融合,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加强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优质资源社会化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推进“互联网+”安全生产。发挥“互联网+”增能、增效、增量的优势,将安全生产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培训、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均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掌控,实现安全生产政企互联互通,把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规定、政策“无遗漏”地及时传达到企业,把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情况“无盲区”地反馈到监管部门,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图文并茂保存企业安全生产各类行动痕迹,便于各级监管执法决策参考。
2.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推进“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完善12345行政投诉热线建设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完善网络发言人平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平台建设。利用集约化、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完善人口、企业法人、地理信息(GIS)、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和共享机制。鼓励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
3.发展互联网家庭服务。加快建设智慧社区,优化家庭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家庭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家政、保姆、钟点工、搬家、保洁、维修、家教等各类家庭服务资源;加快推进佛山市市民网个人网页建设等。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整合生活服务信息、公共安全服务信息和新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等,面向城乡个人和家庭,提供优质、多样、便捷的信息服务。
4.发展互联网交通服务。充分运用我市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交通监控平台、公安应急系统、各GPS运营公司监控数据共享平台等行政资源及其它公共和企业资源,构建技术统一、内容丰富的重点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对全市城市车辆行驶进行统一标准监控和精确定位,以及对车辆发生的事件进行分类,完善信息采集体系,实现车辆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的采集精确化、传递网络化和监督管理实时化。
5.发展互联网卫生服务。建立实用共享的佛山区域智能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以佛山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佛山区域医院信息平台、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体的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以防控监测和应急处置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完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任务,实现以市民数字健康服务、数字化医院管理、数字化防控处置和数字化绩效监测为标志的“智能卫生、健康市民”的建设目标。
6.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向高效纵深发展,提升教育信息化效益与水平,促进佛山教育快速进入“3e时代”,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和学习数字化。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变革教与学方式,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深层次的共建共享。建设“数码学习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公民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提升全民综合素质,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7.发展互联网治安服务。推进城市治安和公共安全系统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各类图像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调用,建设城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城市治安管理的统一调度,报警处置、监控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听得见,看得着,查得到,控得住”的城市立体防控体系。
(五)互联网+金融。
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通过“互联网+”应用,鼓励金融创新,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助推全市产业再上新台阶。
1.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互联网金融机构。鼓励本地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龙头企业发起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开发、引进并形成具备自主风险控制技术和能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后台资源和人才集聚优势,引进一批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及金融互联网服务机构。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移动运营商等机构合作,延伸互联网金融服务终端,提高产业覆盖深度和广度。积极推动大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对优秀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和相关企业,在“著名商标”认定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支持。
2.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发创新业务。鼓励本地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竞争力,尽量降低固定投入,以轻资产的方式参与新的竞争,减少实体网点的布局,尽量通过电子渠道或便捷网点的形式拓展客户覆盖。鼓励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担保、小贷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开发创新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业务创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线上、线下多层次服务体系,在融资规模、周期、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服务,提升融资效率,通过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
3.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移动金融智能IC卡试点工作,将银行芯片卡与手机SIM卡集成,预留端口,逐步增加移动小额支付、公共交通、医保社保、教育及水电费等社区缴纳服务功能,为互联网+金融及佛山践行“互联网+”战略提供强大硬件支撑。积极升级移动IC应用功能,逐步拓展到家电、金属材料、纺织服装、陶瓷、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优势产业领域,构建佛山特色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企业股权交易、债券募集、P2P网贷、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信息发布功能,通过移动金融实现企业融资方式、采销渠道、对外宣传等多样化。
4.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融资支持。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引导基金,以市、区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保险资金、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及相关产业母基金入股,根据投资进度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我市“互联网+”战略落地,支持互联网金融机构创业创新,传统制造及商贸企业“触网”或技术改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为互联网+企业融资提供风险补偿或贴现扶持。鼓励银行、小贷、担保等金融资源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倾斜;支持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由市金融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开通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
(六)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参与推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借“互联网+”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工业设计、现代金融、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互促和融合发展。
1.壮大现代物流业。借助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东风,推进佛山西站、佛山新城交通枢纽等铁路、汽车、公交站场建设,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西翼区域性物流中心。吸引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先进适用物流设备,开展冷链配送、多式联运(转运)、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化交易业务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服务机构进驻聚集发展。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着力培育提供综合服务、仓储服务、运输服务、城市统一配送服务、物流信息管理服务等的第三、第四方物流企业,重点培育发展超过20家AA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
2.推动创意设计行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数字内容、工业设计、文化传媒、动漫制作、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咨询策划等高端行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引入社会资源,创新运营模式,整合全市网络、软件、硬件和信息资源,建立云计算中心,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设计、动漫制作、创意产品研发等领域的需求。依托广东工业设计城和禅城创意产业园,打造华南地区创意经济集聚高地和中国工业设计名城。着重支持和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研究和探索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逐步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加快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集聚与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设计成果产业化。
3.以信息化推进服务业现代化。鼓励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区域品牌电子认证、电子物流、电子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态。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嵌入传统服务业,促使其向现代服务业改造升级。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普及和宽带提速,建设宽带无线城市和光网城市。大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可视电话、手机视频、数字家庭、数字社区、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等数字内容产业。
4.推动服务外包和品牌建设。鼓励制造业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推动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信息技术外包,扶持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推动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外包,促进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鼓励制造业发展售后服务,增强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在扩大数据处理、呼叫中心、信用卡业务等金融外包业务的现有优势基础上,不断向金融咨询和解决方案、中后台数据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高端服务拓展。鼓励制造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发展目标,开展品牌营销策划和品牌价值开发,引导创建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广东优质制造集合品牌,以品牌引领消费,带动生产制造,提升企业知名度、商誉度和竞争力。
(七)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壮大,帮助企业打通外贸中间环节,节省交易成本,助推佛山制造走出国门,抢占全球市场。
1.完善跨境电商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商贸、发展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国土规划、税务、工商、金融、人行、检验检疫、佛山海关等部门建立电子商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负责我市跨境电子商务重大事项的决策事务,保证各项决策有效执行,形成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协调工作机制。积极组织申报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提升我市跨境电商产业集聚能力。
2.制定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支持优秀电商服务商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举办各类跨境电商峰会和论坛,促进本土企业与各类跨境电商平台、服务企业的对接,进一步增强我市跨境电商的发展氛围,提高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水平。开展电子商务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3.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中心、一平台”(即一个营运中心、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及互联网创新思维,积极筹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计划与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信息流闭环,实现跨境电商业务流程的全程信息化监管。积极引进和整合社会优质服务商资源,与阿里巴巴、敦煌网、亚马逊、兰亭集序、传神外贸通、大龙网等著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为广大跨境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搭建跨境电商企业与各大投资机构的交流机制,积极引导各大机构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投融资力度。根据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需求和特点,引导相关企业推出合适的创新保险产品,解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出口业务的增长。
(八)互联网+外贸进出口。
把握广东自贸区建设契机,在佛山探索建设“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深化和拓展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外贸服务和通关水平,增强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强化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加强进出口政策扶持。市区联动,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在企业进出口最需要的环节和领域精准发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部门进一步跟踪外贸形势发展,探索制定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退税新政,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政策利好,收购货源出口,并防止我市货源流出。创新行政审批、投资管理、监管监督制度,强化企业服务水平。
2.大力建设外贸产业园区。大力扶持佛山国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产业园区,对全市不同产业园区的业务方向、发展目标、运营机制给予指导统筹,建立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跨境贸易产业集聚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代运营、营销、客服、物流仓储、技术支持、数据服务、法律咨询、知识产权咨询等全面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和龙头跨境电商企业落户佛山。推动外贸转型基地建设,在陶瓷、铝型材、纺织服装等领域设立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工作站。
3.推动佛山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争取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境外生产基地。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创立世界级品牌,使我市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金额稳步提高,以境外投资带动技术和产品出口,形成我市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协调机制,在资金筹措、外汇审核、人员进出、货物通关、检验检疫、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便捷高效的境内支撑体系,在领事保护、风险防范、信息沟通、政府协调等方面建立境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重点企业跨国发展,加快“走出去”的发展步伐。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着力加强案件的应诉组织和服务工作,力保市场份额。
4.高水平做好“引进来”。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战略,以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战略定位,围绕每个产业的重点发展环节,创新招商选资方式,扩大世界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引资增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完善招商机制和团队,引入外籍招商专员,提升招商水平。全力推动福田汽车华南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接洽世界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引进有助于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优质投资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建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实施佛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本计划的实施工作,解决“互联网+”应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推广和应用工作,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证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市科技局负责牵头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强统筹和组织实施。
(二)政策资金保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在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事后补助、无偿资助等形式,推动互联网与我市产业深度融合。各区、各部门要制定支持“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发展的配套措施,鼓励互联网创新创业。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相关投资引导基金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创新投资基金,加大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投资。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在佛山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
(三)人才智力保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贯彻落实《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佛发〔2011〕1号)等文件精神,围绕“互联网+”应用推广的需要,依托高等院校、中科院育成中心、工程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承担重大课题等活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互联网+”创新意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根据“互联网+”应用推广的需要,抓好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
(四)基础设施保障。加强互联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到楼入户,新建楼宇执行光纤入户标准,对既有小区加快光纤入户改造,加强对新建城区通信管道建设的适度超前规划和共建共享统筹协调。支持电信运营商实施TD-LTE和LTE-FDD发展计划,加快4G业务的全面部署和应用。扩大WIFI热点覆盖,提高热点区域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夯实“互联网+”发展基础。推进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安全防护技术,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信息的力度,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
(五)示范宣传保障。各区、各单位要加大“互联网+”行动扶持政策和行动成果的宣传力度,加强各类媒体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大力培育互联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让互联网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开展“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遴选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商业模式新、辐射范围广的“互联网+”标杆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在具备“互联网+”应用推广基础的行业中,筛选出拟扶持示范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全市共约1000家。其中,省市共同支持10家重点示范企业,每个区扶持10—20家重点示范企业。
(六)督查评估保障。针对本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提出具体、明确的年度或分期实施计划,定期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各项目标、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顺利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力争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监督。加强行动计划统计工作,针对全市1000家“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升“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统计调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