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5064676号-1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在线咨询 18826978632 ismia@
gutung.com
g国唐科技微信
你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联盟资讯 > 行业资讯

巨头垄断、3年一洗牌,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生存法则

小盟说

导读: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


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

中国特色下的工业机器人企业

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对于工业机器人企业来说,在中国制造特有的模式下,势必需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和要素也一直在变化,总共造就了三波不同的制造浪潮。

第一波是起于80年代的以食品、五金、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品制造业;

第二波是崛起于90年代的以电脑、服装制鞋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制造业;

第三波则是以房地产为龙头的重工制造业。

如今,在前有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围堵,后有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成本优势进行追赶的压力下,中国意在完成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型,掀起第四波“由制转质”的浪潮,同时通过“一带一路”走起中国式全球化的道路。

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并称为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这些巨头占据了中国机器人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几乎垄断了机器人制造、焊接等高端领域。

近两年来,四大家族都陆续在中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这其实是肯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一种侧面体现。

2017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13.6 万台,同比2016 年增长了92%。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较低,预计未来5-8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平均增速将超过20%。

从密度上来说,我国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68台/万人,接近于全球74台/万人的平均水准,但是依然低于欧洲的99台/万人,远低于日本(303台/万人)和韩国(631台/万人)的水平。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28.8%,和韩国的数据接近(29.3%),所以,报告认为,中国应该以韩国为比较对象,估算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报告显示,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KUKA)占据了全球58%的份额,其他国际知名品牌也分别在全球有超过4%的份额,相比之下,国内机器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低,合计9.7%。

国内也是一样,同年,“四大家族”占据了国内57.4%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只有大约32.8%,不过相比起2015年的25%,国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国家制定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目标,在2017-2020年年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 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 万台以上。如果该目标顺利完成,则意味着2017-2020年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复合增速将达到37%。

另外,除了市场份额上的劣势,报告称,国外的机器人公司还在中国境内大规模设厂,降低了自身的制造成本,和中国厂商直接竞争,短期内,国产不占优势。

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外资的全面“围剿”之下,国产机器人是如何突破的呢?报告表示,首先是“四大家族”等海外机器人公司在国内设厂,同时也培养了中国的人才,有利于专业人才和技术的扩散。而且作为老牌厂商,国内制造商通过学习海外企业的成熟经验,也能够获得突破。

其次,我国虽然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是近来发展非常迅速,2016年国内与机器人相关的专利数量达到18201项,同比增长了57%,2010年该数字尚不足2000 项,显示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正在加速突破中。


生存与否,交给时间还是主动出击?

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势必会蓬勃发展,但是国产零部件从性价比和品质上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优势,产业链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去成熟。

行业在3年内会进行一轮洗牌,最后能剩下的,不过是各个细分领域前5-10家左右的企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青泥。

身在其中的参与者们,或退出,或改行,或被吞,最终留下来的企业则进入长期拉锯的决赛圈。

类比手机行业的发展,此前在山寨机盛行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市场上出现了如迪信通一类的全国联锁手机销售商,店里出售各种各样品牌的手机。

然而现在能活下来的国产手机企业屈指可数,华为、小米、vivo、OPPO等几家企业各有千秋,加上拥有自己线下门店,迪信通这类企业的业务自然也大大缩水。现在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就类似于三国鼎立的前期,竞争自然异常激烈。

对于工业机器人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存活率,亿欧在综合采访了几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后,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避开巨头,找准市场

过去两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增加,市场需求端的信号也在稳健释放。目前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

从销量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最多;此外,以家具制造、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为代表的轻工行业销量增速良好,成为了新的行业应用点。

如今,国外的几大工业机器人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国内的初创企业们在供应链层面并不讨好,因此更需要避开巨头,寻找自己的增量市场。

二、攻研技术,创新加码

针对目前业内很多关于工业机器人行业缺乏创新的说法,梅卡曼德创始人邵天兰表示,就像汽车行业一样,工业机器人基本的技术以及生产制造的工艺手段其实都比较成熟。同时,工业机器人处在变革的时代,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最终真正能杀出来的企业还需要同时兼顾传统工艺制造和创新。

只有兼顾创新与传统工艺技术的企业才能维持得长久。但工业机器人属于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得益于这种机械机构的成熟性,这种设备的创新一般会比较难。

另一方面,从应用层面来看,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创新依赖于自动化前后端设备整体性能的提升,基础迭代的速度相对于其他行业自然会慢很多。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的综合研发实力的确落后了一截,但仍有一定的创新。


来源:亿欧网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3-05 08:32:1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