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5064676号-1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在线咨询 18826978632 ismia@
gutung.com
g国唐科技微信
你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联盟资讯 > 行业资讯 >

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引擎“黄金内湾”来了

6月9日   广东省党代会于5月31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再次拔高,“把珠三角核心区打造成更具辐射力的改革发展主引擎。”

——————————————————

其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黄金内湾”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这个黄金内湾指的是环珠江口100公里的区域,包括了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 佛山、中山、香港、澳门。这就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区域。

“黄金内湾”实际上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版图的浓缩版,它将发展区域集中到了湾口的位置,看环湾口的城市,广州的南沙自贸区、深圳的前海自贸区、东莞的滨海新区、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珠海横琴自贸区都是靠着湾口的位置,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含金量的湾区。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依港而生,依湾而兴”。把视野放大到全球,你会发现“湾区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区域,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以内的地区。

像旧金山湾区 “高科技湾区” ,谷歌、苹果、英特尔、Facebook、Tesla、Nvidia、Gilead、Uber等科技巨头企业全球总部都在这里。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这里聚集了日本1/3的人口,2/3的经济总量,3/4的工业产值,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也是三菱、丰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部所在地。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总部都在这里,大名鼎鼎的华尔街就在这里。

粤港澳大湾区 是“科研湾区”与“创新型湾区” ,有像华为、腾讯、中兴、万科、格力、大疆等领军企业,是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投资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和新经济策源地。

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能比肩其他三大世界湾区的强大存在,现在又提出“黄金湾区”,相信未来发展会更加协同集约。


那这个“黄金湾区”要怎么建呢?

要加强联系,交通先行。南沙大桥、虎门大桥通车、港珠澳大桥连接了珠江东西两岸,备受关注的深中通道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除此之外,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规划蓝图。广东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推进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莲花山通道、广州至湛江高铁、广州经汕尾至汕头铁路建设,形成广佛—港深、广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的主轴,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产业方面,科创联动。在广东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要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创新合作区等三大创新合作区,构建广深港、广珠澳两大科技创新走廊。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未来黄金内湾的“含金量”会真正体现出来。


“黄金内湾”如何打造丨思与辨


匡贤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许德友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肖 俊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Q

黄金内湾”概念的提出背景是什么?

匡贤明:“黄金内湾”概念的提出,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未来几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黄金内湾”是大湾区的核心区,也是黄金地带。“黄金内湾”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湾区发展的质量。二是高水平开放的背景。黄金内湾的开放水平、开放程度、开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湾区的开放质量,在全局开放中也有重要意义。

许德友:区域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要素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是”和“势”,搞好产业,发展经济,人们要实事求是,更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不可“异想天开”“逆潮流而动”。大城市和城市群是要素和产业的主要承载体,但其集聚性特征也有空间尺度的问题,越是在其中心区域,产业和要素集聚的吸引力、密集度就越高。以此推之,不难发现,珠三角核心区内部依然存在明显的层级梯度,核心区的核心是沿珠江口倒U型环状带:从珠江口东岸的香港、深圳、东莞,到珠江口偏北的广州、佛山,再到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澳门。这片区域汇聚了大湾区的绝大部分精华,叠加了多重重大政策利好,叫“黄金内湾”可谓名副其实。

肖俊:“黄金内湾”设想,首先是基于珠江口两岸已经形成了相互竞争又关联互补的经济生态圈。在已经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工商业和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湾区潜力,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集合效应。相较于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湾区,珠江口湾区还处于各自相对独立的增长态势,湾区内尚未实现一体化,联动效应尚未真正产生。提出“黄金内湾”构想就是要促进珠江口两岸都市圈尽快提升区域一体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战略,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缩小差距。

Q

“黄金内湾”将带来哪些新的机遇?产生哪些影响?

许德友:在现实层面,“黄金内湾”东北西三侧严重失衡,特别是呈现出明显的“东重西轻”的特征,珠江口西岸的“含金量”不足,削减了“黄金内湾”的整体效应。但从辩证的角度看,短板也是潜力板,随着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充足,之前发展相对滞后的珠江口西岸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从产业结构上看,珠海、中山、江门与深圳、东莞有良好的互补性、协同性,而且合作基础较好,东岸的科技创新和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与西岸传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发生“化学反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助推西岸迈向高质量发展,而珠江口东岸也将得到空间拓展、产业链拓展和场景应用拓展。

肖俊:打造“黄金内湾”对大湾区来说是又一次内在驱动,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一体化首先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区域内交通和基础设施,尤其在轨道交通方面需要提速,改善交通可以使粤东粤北粤西地区融入大湾区经济圈。其次是政策环境、公共服务和法治环境的一体化,要求各地进一步改革政府服务。第三个方面的影响是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的共享,共同促进广东省科学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匡贤明:“黄金内湾”的机遇,取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影响,也取决于改革开放的突破。从实际情况看,“黄金内湾”至少可以在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服务贸易开放创新等高水平开放上实现重大突破。比如,利用“黄金内湾”的优势,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率先对标国际水平;二是在结构转型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黄金内湾”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对较高,由此也将在全国率先面临结构转型的挑战。如何实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贸易结构等转型升级,对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推动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率先形成共同富裕的机制安排等。简言之,放在发展大局中,“黄金内湾”才具有历史性机遇,才能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市场经济体系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上可以有哪些突破?

肖俊:在“黄金内湾”区域内,深圳的地位举足轻重。深圳在20世纪90年代中确立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战略决策,使深圳发展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之城,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这是深圳在产业上最大的优势,在打造“黄金内湾”过程中,深圳应当继续拓展高新技术发展模式,将科技研发作为产业战略的重中之重,以科技成就为湾区创造市场潜力。

深圳的另一个优势是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四十多年发展进程中,深圳已经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相当多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流向湾区其他地方。人才的流动不只是经理人员的流动,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推广,本质上是知识和经验的流动,对提升其他地方的管理理念和商业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匡贤明:深圳是“黄金内湾”的关键节点,也是核心引擎之一。打造“黄金内湾”,深圳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是发挥深圳在产业升级上的作用,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二是发挥深圳在打造全球科创高地中的作用。目前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科技活跃度位居全球第2,深圳初步构建了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进开放创新进程;三是加快探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机制。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率先探索,实现“黄金内湾”建设的重要突破。

许德友:打造“黄金内湾”,深圳既是“领头羊”,更是“受益人”,以自身优势带动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发展,既是深圳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拓宽延长深圳产业链、创新链的又一次良机。深圳西部的南山、前海、宝安聚集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要素,受限于空间资源,具有强烈的对外拓展动力。企业或产业的空间拓展具有就近性和延续性特征,北部东莞临深区域的松山湖、滨海湾很好地承接了深圳高科技企业的配套,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江门、佛山,也具有厚实的制造业基础,深圳要主动作为,提前谋划,把自身的科创、金融、人才等优势转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动力,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6-09 09:51:58  【打印此页】  【关闭